Akai

呵。

【楼诚】山与湖

1.《故人》系列。大概就是,明台和明楼再见后谈论结婚的话题,引申出来的一篇。真的是糖,超级甜的糖。

2.剧情需要,为了尊重原著的情节,有一句话出现了程小姐的名字,14个字的一句话里面,不想看到她的可以忽略,没有影响。

3.写《故人》被伤到了之后的激情创作文艺创作,矫情做作,事实是我真的不擅长糖。逻辑废,情节俗,文笔渣,一切错误是我的,ooc是我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明楼最终还是带明诚去见了民立中学的金老师,是明镜早就约好的。

  女方据说是留过洋,归国后就在民立中学教书,平素也打理点家里的生意,因此和明家有些交情。

  温婉大方的女孩子,容貌清丽,知书达理,的确是很不错的。

  来往几次后,他们渐渐熟络起来,金老师果真如明镜说的那样,知道疼人。两人平日工作繁忙,琐事缠身,虽不常相见,但她时而会给明诚送来恰到好处的关怀。

  明楼对她挺满意,琢磨着看明诚的样子,也是有那么点意思的。

  他以为事情约莫就要定下来了,只等两人感情稳定了,再考虑替他们办婚礼。

  谁知,这么等着等着,明楼有一次忽然记起:阿诚似乎很久没有和金老师约会了。

  他仔细回忆着近段时日来的工作,确定明诚是有闲暇的。

  明楼寻了个机会,状似不经意地问明诚:“最近和金老师怎么样了?”

  他问得漫不经心,但明诚到底是最懂他的人,几乎不需要思考,明诚就领悟了他的弦外之音。

  “金老师要走了,年后就举家迁往内地去。”

  明楼诧异,他以为两人只是闹了别扭,而明诚又是个不惯表达情感的人。

  他观察明诚的神情,平静无波,便稍稍放下心来,只是感到遗憾。

  明诚察觉到明楼的些许遗憾,微微一笑:“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,就算现在强行走到一起去,将来也要分开。”

  明楼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,毕竟,明楼也是最懂他的人。于是明楼不再遗憾,可又不免慨叹。


  刚相处的时候,金老师是被明诚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吸引的。她喜欢浪漫主义的热情,又崇拜现实主义的理智,挑来挑去就耽误到了这个年纪。

  明诚的出现恰好给了她这样的平衡。

  这个男人,儒雅却不风流,圆滑却不世故,俊朗而温柔,体贴且稳重。

  他是一潭平静的湖,自有巍峨的山峦起伏,他只守着一片波澜不惊,敞开胸怀去接纳树林阴翳和晦明变换。风起时,林壑涌动,他便随之漾起涟漪。


  金老师很喜欢他。

  所以,在她们的最后一次约会后,她问:“上海战况越来越严重了,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内地吗?”

  这是一向内敛的她最直白的表达了。

  她察觉到,明诚听见这句话的一瞬间似乎松了一口气,就像困扰他许久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。

  明诚满怀歉意:“对不起。”

  金老师其实并不意外,她能感知到自己和明诚之间那层永远跨不过的隔阂。

  但她又有些不甘心:“能告诉我为什么吗?”

  明诚不答,抬头去望天空如钩的弯月:“希望你再回上海时,能看到圆月皎洁。”

  金老师是一个纯粹的家庭主义者,而明诚心里,却不仅仅只有家庭主义。

  也是在那时,金老师意识到,她和明诚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缘何而来。自己是喜欢明诚的,而明诚,也喜欢她的温柔体贴,她能感觉到。

  然而,自己到底不是他的巍峨山峦,他也不是自己的平静湖水。


  明诚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并没有惊起波澜,反而让他有种顿悟的感觉。

  他活在枪林弹雨里,朝不保夕,从小的安全感缺乏让他对家庭有种近乎疯狂的执着。

  他希望自己成为情感载体,而不是情感本体。

  如果某一天他逝去,他的灵魂将与爱人共生。

  纯粹的爱情太过脆弱。

  他忽然想到明台和程锦云的爱情。

  爱情拥有信仰,所以不惧死亡。


  明楼的想法与明诚不谋而合。

  汪曼春死后,上海各界人士都再无忌惮,有意无意给明楼介绍过不少女孩子,不外乎是想要搭上明长官的名与权。

  明楼心中不屑,面上却不露声色,虚与委蛇,只说家姐逝去,尚在孝期,又言工作繁忙,暂未考虑。

  被拒绝的人不以为忤,反而赞他有忠心有孝心。久而久之,明长官忠孝的名声竟逐渐传开去。


  明诚知道后不觉好笑,吃早餐时打趣他:“没想到,这年头,当个称职的汉奸还需要好名声啊。”

  明楼拿手指虚点他,佯装生气:“没大没小。”

  彼时,阿香已经随夫家去往武汉了。明镜走后,家里常常只她一人,明诚怕她孤单,让她无事时去苏医生的诊所帮忙,也能照顾着她。没想到,一个来看病的少爷瞧上了她,一来二去就成了一段佳话。

  少爷是商贾之家,不涉政治,也不嫌弃阿香的身份。当他说要将阿香带去武汉时,明楼立刻就应允了。阿香太单纯,她不应该沾染任何阴暗,能在这乱世里有个好归宿,是件幸事。

  大抵是牵红线上了瘾,苏太太后来也想给明楼与明诚介绍女孩子,都是家世清白的好姑娘,却被婉拒,只道自己这身份,不愿拖累人家。

  苏太太又好气又好笑,说:“我看你们不是在挑喜爱的结婚对象,是在挑革命伴侣。”

  明楼也笑:“志同道合才能走得长远。”

  可同心同德者毕竟难寻,事情就搁置下来。


  明台不是第一个劝明楼结婚的人。

  解放后,也有不少同志见明楼孑然一身,想要给他说亲,甚至明楼去北京开会,也有人要带他去见女孩子。

  明楼自然是拒绝的。问他原因,他说,老病残躯,何必挂怀。

  旁人不懂,但明台大约清楚明楼不结婚的原因。

  他有时是一个很完美主义的人,又格外执着,不喜欢的事如何劝都不行。战时,他在龙潭虎穴中找不到精神契合的女孩子。战后,志趣相投者甚多,却总少了那种感觉——终究是老了,疲了,灵魂倦于再去寻找第二个共鸣。

  明台的个性与明楼并不大相同,他像大姐多一些。所以,他能体会明楼所说的灵魂共鸣是什么意思,但再往深处想,究竟是什么样的共鸣,他就无从得知了。

  北京的深秋带着冬日的肃杀凋零之意,明台目送明楼远去,他乘坐的汽车逐渐收缩成一个看不见的黑点,可明台心里有关于他的形象却渐渐明朗起来。

  明楼深沉而寂静,是蔚然深秀的叠嶂,起伏跌宕尽现于人前,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后才能探得个中天地,知其全貌。

  只有河流的不朽,才能懂山峦的亘古。

  明楼想要的,就是那份不朽。


  汽车早已消失在路的尽头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。

  明台转身,往家走去。

  忽然风起,吹得家门口的几棵树簌簌作响。

  在这细碎的声响里,明台似乎看见了清风掀起的苍翠翻涌,平静的湖面随之漾起涟漪。


  Fin.

目录

评论(25)
热度(169)
  1. 共1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Akai | Powered by LOFTER